找到相关内容1078篇,用时10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居士”释义

    沙门种。刹利种中,有人自思惟,世间恩爱,污秽不净,何是贪著也!于是舍家,剃除须发,法服求道;我是沙门,我是沙门。婆罗门种,居士种、首陀罗种中,有人自思惟,世间恩爱,污秽不净,何是贪著!于是舍家,剃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0056630.html
  • 佛教中,一个获得幸福的秘密……

    。有些人布施,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,这种不正确的动机,不是真正的布施。 佛教的布施,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著,从而获得心的进长。 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上的进长,就必须无我的布施; 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...快乐。 慷慨和布施,将使一个人获得提升。一个慷慨的人,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,他就是在布施。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,生起的慈悲和善心,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著。 布施,能生起智慧,布施是佛教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25081476.html
  •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获得幸福的真正秘密

    承担。   佛教的布施,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: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。有些人布施,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,这种不正确的动机,不是真正的布施。   佛教的布施,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著,从而获得心...,他就是在布施。  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,生起的慈悲和善心,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著。   布施,能生起智慧,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,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;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,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689008.html
  • 大圆满前行摄要——《普贤上师言教》浅析

    观修,要达到舍弃对自身的爱执,而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,以生起利众菩提心、并修习六度四摄为实践准则。  三、 通过上师瑜伽的观修要达到与上师相应,以依止上师法为实践准则。  1、 如何消除对现世的贪著,即...晚矣!具体观修内容详见《普贤上师言教》和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等。通过观修寿命无常,何时使不忍浪费刹那时间的证德在思想深处生起,正法善行的基础即告奠定。  2、 如何消除对后世的贪著,即如何生起出离后世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0948316.html
  • 诃香欲——修习止观诃欲之三

    卧著的烦恼,现在又因你贪著香气,皆起现行!”  比丘巡视四周,什么也看不到,于是对著虚空问:“你是谁?怎么说莲花是你的?”虚空中的声音又说:“我是守护莲花池的神,这里的莲花都是在我管辖的范围内,你是个...  文:以著香故,令诸结使,卧者皆起。如是等种种因缘,  知香过罪。  修行的比丘,因为闻到香气:心生爱著,使得已被降伏的烦恼惑,再度苏醒,如是等种种因缘,应知是贪著香气的过罪,修行者必须速急舍弃。 ...

    道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264843.html
  • 觉域派教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

    贪著、爱恋之感;对恶、丑之‘色’则会产生厌恶、憎恨之心。以此类推,由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,诸根所识的声、香、味、触。如果各自的境或对象是美的、善的,便产生贪著、爱恋之感,反之,是丑的、恶的,则生起厌恶、憎恨之心,故此,谓之为“爱、憎二取(执) 之魔’。由于这种在诸感官之境中真实存在,而就此生起的贪著、爱恋、憎恶,已真实地挂碍、牵帛诸根,即各感受器官遂侵犯了众生有情,且构成束缚世间有情,即轮回流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5078991.html
  •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

    种提出来说说。   在根本烦恼中的第一种是贪心所,贪心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,贪是对自己喜欢的境界,产生一种染著占有的心理。它的表现形式很多:如贪著自己的财物,以为是生命的资粮,是快乐的源泉,是生活的保障,是处世的资本,就会对财物表现出悭贪;如染著自己的地位,以为高人一等,就会表现出骄慢自大;如贪著别人的地位,或别人的财物,就会表现出谄曲的心理,想尽办法地去讨好他人,奉承他人,乃至欺骗他人,...

    济群法师讲

    |痛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1840396885.html
  • 《心灵环保》——济群法师

    的两个方面。智慧和愚痴相对,精进和懈怠相对,贪婪和淡泊相对,嗔恨和慈悲相对。在生活中,我们时常都面对着这样的矛盾:佛法要求我们放弃对五欲的贪著,可从感情上来说,我们又的确想去追求;佛法要求我们对众生...同样的。我们的内心时时都被这六尘染污着,接触到喜爱的境界,听到悦耳的赞美,吃到美味的食物,接触到舒适的环境,贪著就像条件反射般出现了。而在它出现的那一刹那,清净心和平常心立刻就消失了。 “六根清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0576077.html
  • 观世间如幻

    问题的方法,只要能真正了达淫事如幻,能起慈心成就眷属的健康,自己不贪著淫乐,且坚守正淫而不行邪淫,则淫事对修行应不会成为障碍,当然,要如何能不著淫乐必须用一些方法,一般人是不容易做的。假观适合深入世间渡生的修行者,因为要入世间就必须要了解世间各种现象,否则如何与众生接触?我们要随时以空慧观诸法性空如幻的本质,要在世间作如幻用、如幻工作、如幻渡生及如幻修行,绝不可贪著世间诸相,包括贪著各种财、色、名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止观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0910457523.html
  • 谈佛教的“三法印”说

    独立的存在。而我们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所迷惑,对世间一切法生起颠倒妄想和虚妄分别,执著和贪著世间一切法皆是实有,而造诸恶业使众生流转于生死若海之中。所以佛说法度众生了脱生死,我们众生若能够依照佛法...佛道广种福田。我们众生若能明白生命的无常、时间的短暂、事物的生灭变化,常生此“无常”观,就不会有贪著和无穷无尽的追求。从而舍弃一切我爱和我慢,以谦虚和真诚去体凉他人、帮助他人;从而感到生命的无常而爱惜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1346861.html